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12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并提出了全面加强知农爱农教育、大力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等十四个方面的意见。
《意见》要求全面加强知农爱农教育、引导学生学农知农、爱农为农,将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涉农学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加强“大国三农”“耕读中国”“生态中国”等农林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方面,《意见》一方面要求大力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特别提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紧缺专业。服务绿色低碳、多功能农业、生态修复、森林康养、湿地保护、人居环境治理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布局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
另一方面,《意见》还提出加快构建多类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主动对接农村、林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行业产业发展新要求,以及乡村人才振兴新要求,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农林人才。同时,《意见》还指出着力提升农林专业生源质量,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涉农专业。
此外,《意见》还要求深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强化教材建设和管理,杜绝内容陈旧、低水平重复、简单拼凑的教材进课堂、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打造一批核心实践项目、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快建设一批高素质核心师资团队、强化农科教协同育人,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创新人才培养。
《意见》还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创新评价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做了具体的部署。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