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河南省部分地区出现了农田积水情况。7月23日,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获悉,为切实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省农业农村厅于22日抽调40名专家,成立8个汛期专家指导组,分赴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10个直管县(市),全程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同时,会同省财政厅向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报告受灾情况,第一时间将4000万元农业救灾资金拨付市县,用于灾后生产恢复。
连日来,河南省普降特大暴雨,雨量大、来势猛、历时长,给正在处于旺盛生长阶段的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带来不利影响。据农情调度显示,截至7月22日下午5时,全省农作物积水面积1066万亩。农作物受灾面积833万亩、成灾面积51万亩、绝收面积15万亩。
自入汛以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坚持24小时应急值班,灾害发生后紧急启动汛期农业防灾减灾行政和专业技术人员双值班制度,实行农业防灾减灾一日两报制度,安排专门人员,实时调度雨情、灾情及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全方面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7月22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再次成立10个由厅级干部带队的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指导组,围绕田间积水排除、灾后生产恢复、动植物疫病防控、保险定损理赔等,包市包县开展工作指导,全力夺取秋季农业丰收。
针对当前情况,农业专家介绍,广大农民朋友可以在雨后及时中耕散墒,地表微干露白,就要及时划锄松土,降低土壤湿度,恢复根系功能;对于受灾严重或已经绝收的地块,要及时改种补种,可抢种一些速生蔬菜、耐热蔬菜,如空心菜、生菜、苋菜、芫荽、茼蒿等,最大限度减轻涝灾损失。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
来源:中国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