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记者 杜杨)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三农’事业成就辉煌,齐鲁样板再谱新篇”的有关情况。经济导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18年,山东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397.53亿元,继续位列全国第一。其中产粮达5319.5万吨,连续5年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成为中国农业名副其实的“稳定器”“压舱石”。
数据显示,山东农业用全国6%的耕地和1%的淡水,生产了占全国8%的粮食、11%的水果和12%的蔬菜,故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之说;而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000061,股吧)有效供给,也被认为是山东作为农业大省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山东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多万亩,还划定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其中,小麦5100万亩,玉米4500万亩(与小麦复种),以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9587万亩。
此外,山东农业生产的物质装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18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04亿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49.24万台,小麦、玉米从完全依靠人力发展到99.48%和94.55%的机收率。
因为农业的稳步发展,山东还陆续承担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试点,如绘制了全国首个“放心韭菜”地图,被国家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3个整省试点之一,不断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受此影响,山东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589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38.69%。
据介绍,现在的山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297元,比1952年增长了270倍,全省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和空调等耐用消费品分别达到107.2台、99.5台和83.3台,早在2016年,全省99.9%的农户拥有自己的住房,超过一半的农户饮用水为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全省100%的乡镇实现垃圾集中处理、99.3%的村垃圾集中处理,安装有线电视的村占比为99.5%,99%的村通宽带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