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王奎 记者 仝浩)今年以来,江苏常州农业农村呈现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产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上半年常州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89.5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53.9亿元,同比增长1.2%。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经济总量平稳增长。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农业部门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业经济总量增大,产值和增加值平稳增长。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完成现价总产值89.5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为46.2亿元,增长0.6%;林业产值1.8亿元,增长3.5%;牧业产值7.7亿元,下降5.0%%;渔业产值26.4亿元,增长2.7%;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7.4亿元,增长11.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也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53.9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增加值为30.9亿元,增长0.5%;林业增加值0.6亿元,增长3.7%;牧业增加值3亿元,下降5.2%%;渔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2.4%;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8.3%。
改进生产管理服务,夏熟麦油丰产丰收。今年以来,常州市大力推进麦油高产增效工作,良种良法配套水平进一步提升,常州市小麦品种布局以扬麦4号、扬麦20号、扬麦23号、宁麦13等为主。同时,积极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提升耕地产出能力,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控,全面普及施肥新技术,加之麦油生育中后期气候较好,今年夏熟麦油丰产丰收。
常州市夏粮生产呈“一增二减”特点:一是亩产增,全市夏粮亩产达315.6公斤,比上年增加11.6公斤,增长3.8%,其中小麦亩产达320.9公斤,比上年增加11.6公斤,增长3.8%;二是面积和总产减,上半年全市夏收粮食面积为56.3万亩,比上年减少11.1万亩,下降16.5%,其中小麦面积为54.2万亩,比上年减少10.5万亩,下降16.3%。夏粮总产17.78万吨,比上年减少2.7万吨,下降13.3%,其中小麦总产17.4万吨,比上年减少2.6万吨,下降13.1%。与此同时,夏油生产面积、亩产、总产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上半年全市油菜籽的种植面积为9.4万亩,同比增加0.92万亩,增长10.4%;油菜籽亩产170.8公斤,同比增加8.73公斤,增长5.4%;油菜籽总产达1.60万吨,同比增加0.23万吨,增长16.4%。
畜牧业生产总体下滑,生猪家禽价格回升。今年以来,常州市畜牧业生产受非洲猪瘟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双重影响,畜牧生产总体下滑,全市畜牧业产值、产量下降。上半年,全市畜牧业产值7.7亿元,同比下降5%。生猪存出栏大幅下降,至6月底,常州市生猪存栏6.84万头,同比下降67.6%,能繁母猪存栏0.69万头,同比下降63.1%,全市上半年出栏生猪10.55万头,同比下降37.3%。家禽养殖量增、价涨、行情好。全市家禽存栏799.2万只,同比增长5.2%;上半年出栏家禽1497.2万只,同比增长6.6%。
渔业生产发展良好,经济效益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渔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水产品价格稳中有升,经济效益稳定增长。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渔业现价产值为2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渔业现价增加值为1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其产值和增加值增幅比农林牧渔业高出1.3个和1.2个百分点。不断加强渔业管理和服务能力,全市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0.56万亩;新建养殖尾水生态示范点19个;新开设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九个,共2700亩,全市累计稻渔综合种养1.1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