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游记
信息来源:n-g.com.cn 时间: 2013-10-24 浏览次数:19587
今天,我参观了位于南京农业大学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知道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史。
进入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民以食为天”五个大字。接着,我们看到了一些初始的农业用具,如石质的手斧、刮削器、尖状器等。接着,我们又看到了7000多年前被炭化的稻谷和一幅中国古代人的农作物耕种地图。
想知道古人使用什么样的农耕工具吗?从石斧、骨耜到青铜器,直至出现了各种铜斧、铜凿,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后来又出现了各种陶制的陪葬品,如陶院落、陶屋、陶井,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祭祀场面。
而当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后,生活又有了质的飞跃。于是,各式各样的农具也随之出现了,有铁犁铧、铁铲、铁铧、钉耙……还有烙饼用的铁鏊。
南农大的解说员姐姐告诉我们,随着农田的增加,农业灌溉系统也出现了。有长达10米的水车、郑国渠和建造复杂的新疆坎儿井。
这次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的参观,使我想到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更让我意识到了粮食的珍贵,浪费的可耻。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业用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