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用具网 - 农业用具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际动态 | 国内科技 | 国内动态 | 国外科技 | 科技三农 | 科技资讯 | 消费动态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科技三农 > 灵山解放路见证创业人勤劳致富
K.biz | 商业搜索

灵山解放路见证创业人勤劳致富

信息来源:n-g.com.cn   时间: 2012-09-27  浏览次数:709

    灵山解放路,在钦州市灵山县人的心中总有种挥之不去的特殊情结。数百米的解放路上,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农业用具、生活日杂用品……“赶圩的日子,宽近10米的街上全是从灵山县各乡镇赶来买东西的人,不在这条街上买点东西回去,总觉得白来了。”一位从小居住在解放路上的老居民说。风风雨雨数十年,解放路的前世今生都和“繁荣”二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光阴荏苒  繁华依旧
    邝维炎是土生土长的灵山人,现在是灵山镇中山社区的居委会主任。业余时间喜欢翻翻《灵山志》的他告诉记者,在解放前,解放路并不在灵山县城的范围内,当时灵山县城有东西南北4个城门,解放路在城外,属经济不发达郊区。
    解放后,解放路迎来了她的“春天”。因为新修后道路较宽阔,因此这条路最早被灵山人称为“大街”,街上慢慢汇集了多家日用杂货、生产器具商店。这里是当时的商业街。
    解放路的路名也经历了好几次变化。“大街”的名称叫了多年后,有关部门曾将其名称改为“复兴街”,上个世纪60年代,“复兴街”正式改名为“解放路”。邝维炎说,因为整条街道都是最繁华的商业区,在计划经济时,灵山人需要的布、粮食、烟、糖、五金、煤油等物品全要到这里购买。
    记者在这条路上看到,如今的解放路仍然非常热闹,既有新建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店面,也有解放初期就一直保留到现在的商铺,面向的顾客主要是来自各乡镇的灵山人。
    百年饼店  老街飘香
    在灵山县解放路94号的遇昌饼家是一家百年老店,仅第一层做饼和卖饼的场地就有200多平方米,整栋楼房面积更达上千平方米,一看就知道这里从前是大户人家居住的地方。
    饼家的主人之一,58岁的宁济远向记者介绍,这家饼屋主要由他们三兄弟经营。晚清时,宁家祖上一位清代贡生创下了“遇昌”这一牌号,意寓生意人相遇,大家昌盛,大家发财。之后“遇昌”在百年的历史潮流中显示着自己的生命力。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轰炸当地时投下的一枚炸弹,就刚好落到了“遇昌饼家”的天井里。之后“遇昌”经历了重建、公私合营等阶段。改革开放后,宁济远的弟弟率先从工厂里辞职“下海”,用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做腊味食品,开始重振“遇昌饼家”的生意。
    如今,“遇昌饼家”在灵山几乎无人不知。“别的地方卖牛巴不到40块钱一斤,‘遇昌’的牛巴卖到62块钱一斤,但还是有人来买。”灵山解放路的一位居民说。宁济远说,虽然“遇昌饼家”的生意很好,但目前没有在外地设加盟连锁店。其实有很多外地的商家来谈过加盟的事,但都被宁家回绝了。因为宁家希望保持传统的做工,担心大规模生产会影响食品的品质。因此,“遇昌”留在了解放路,成为了灵山解放路上的一景。
    勤劳致富  成就繁荣
    尽管只卖些农业用具及生活用品,但越来越多的解放路居民因此发了家已是不争的事实。记者在解放路上采访时,不时可见私家车在街上来往。“很多在这里做生意的人都有房有车了。”当地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他们有的还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去留学。
    刘成明就是从解放路发家的其中一位生意人。他的店铺主要经营锅、碗、瓢、盆等用品。解放前,他的爷爷奶奶在解放路上摆一个小摊,卖的也是些锅、碗、瓢、盆。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刘成明两兄弟开始接手生意,那时候,他家已在解放路上有一个10平方米的固定门面。20多年后的今天,刘成明卖的还是同类商品,但生意的规模远远超过了上辈。他不仅拓宽了店面,而且建起了4层楼的房子,和他合伙的兄弟也另建了一栋楼。前两年,两兄弟斥资近50万元在解放路上另买了两个店面,准备扩大经营。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业用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