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上班族”上班种地两不误
信息来源:n-g.com.cn 时间: 2012-08-16 浏览次数:568
进城务工收入高,在家务农也不差;农闲时进城上班,农忙时种枣耕地。这是朝阳市孙家湾镇不少农民现在的日子。
进城上班挣工资,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时时深刻影响着孙家湾人。从最开始时两相对照的不适应到有些失落,再到模仿乃至融入,很多人的气质似乎正发生着改变。天天在城里转,自然沾染上了城市的气息,所以孙家湾老百姓盖的房子看上去都很“洋气”,西式洋房并不少见。
在奔小康的路上,他们亦工亦农。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中间并没有多少人想搬到城里住。用他们的话说,城乡“两栖”自有好处,“享受着乡间清新的空气,看着碧青一色的乡村田野,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
“上班种地两不误。 ”这是康平农民姜春生对自己“两栖”生活的概括。
随着康平县寒富苹果种植规模越来越大,身为合作社技术员的他,也成为自家几亩地的技术员。他说:“在合作社上班有固定工资,星期天、节假日正好照顾家里的6亩苹果,两头都不耽误。 ”
家里有了技术员,姜春生的妻子也被“解放”了。地里活不是特别忙的时候,她摇身一变,成了“农业保姆”——帮农业大户铲地、除草,到大棚打零工,又为这个家庭增加了一份收入。
孙家湾最有名的农产品莫过于大枣。记者看到,盛夏的孙家湾镇花章营子村北山上,漫山遍野的青枝幼枣挂满枝头。沿林间路往北,有一片种植了3000多棵枣树的枣林,那是43岁的张凤广花20多年时间经营的心血,如今让他受益匪浅。
20年前,家有四兄弟的张凤广因家穷只得从外乡娶媳妇。 20年后,这片枣林让他年均收入30多万元。不仅翻盖了住房,买了轿车、钩机,还在枣林深处盖了一幢二层小楼。
进城上班,在家种枣,腰包鼓起来的不止张凤广。花章营子村500多户人家,家家有存款,户户有农用车,40多家买了轿车,电脑成为诸多农户进行网络销售、学习技术和教育孩子的家常用具。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业用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